麥氪湃力亮相2021 IEBE短視頻直播解痛峰會,為商家解痛點獲新機
2021年國內使用短視頻的用戶已經達到了8.88億,直播電商在去年也沖破了萬億級大關,短視頻&直播成為了存量電商時代經濟的新爆點。
9月14日,由廣東省網商協會、IEBE組委會主辦的《2021第四屆 IEBE短視頻直播解痛峰會》在廣州·花園酒店舉行,論壇聚集了華南互聯網商業的眾多代表、互聯網商業數十個各類目品牌,以及TOP級別領袖精英,圍繞短視頻與直播的各種痛點與市場核心議題展開討論。

麥氪湃力集團(子公司廣州大麥),作為華南為數不多的電商品牌數據服務商之一,也是天貓和抖音代運營服務商,結合目前為直播機構、客戶提供數據支持服務的經驗,也在此次知識論壇交鋒會上提出了代表性的戰略意見。
短視頻與直播誰更勝一籌
在互聯網商業快速迭代下,短視頻與直播很明顯成為了時下最火熱的電商賽道,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了帶貨、MCN、KOL、完播率、等行業熱詞。品牌正在面對短視頻與直播的新商業模式,短視頻是品牌價值、文化延伸的最好舞臺,而直播在產品起量中可以說是最快捷的方式。
峰會上,麥氪湃力創始人余煥文Wyman被采訪到:“對于這種情況,品牌方究竟要如何做抉擇?”他表示,短視頻與直播孰輕孰重目前還不能一概而論。如果從電商的角度去思考,短視頻主要發揮了兩個重要作用:一是品牌傳播,還有就是店鋪直播前的種草;
(麥氪湃力創始人余煥文Wyman)
直播的話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層“直播金字塔”:老板直播、KOL直播、日常店播。我們一般會以下幾個緯度做考量,如:營銷預算、營銷目的、品牌知名度、產品的品類、產品的特色等,在給客戶出直播電商具體方案的時候,都要據情況具體分析,并沒有完全一樣的解決方案。
短視頻與直播注定會是互聯網品牌競爭的下一個戰場,Wyman認為如果從流量的角度,以抖音為例,品牌想要獲取到更多的流量,建議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:內容創作和付費推廣。我們都知道國內的商家環境競爭很大,只要某個方式或者渠道有價值洼地,大家就會蜂擁而至,很快就把這個渠道內卷到近乎無利可圖。
所以無論短視頻還是直播,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迭代,都會迅速進入競爭白熱化階段,但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力量來做好視頻的每一秒每一幀的制作,把流量都能夠精準觸達到每一個潛在消費者。

大數據不會說謊
現在直播的勢頭可能沒有剛開始那么火熱了,但是在天貓淘寶目前開通了直播功能的商家已經占了90%,這個數據證明了,如果現在還沒入局,你已經落后了九成的商家了。
我們發現了一組直播數據,在50個頭部美妝品牌里,其中有12個品牌的直播占到它GMV的60%以上,甚至有些達到了80%以上,等于有三分之二的銷售額是直播帶來的,其他的店銷卻只占很少的比例,以前很多品牌是通過淘寶出來的,而現在很多品牌是通過直播出來的。
數據對于品牌運營策略發揮著怎樣的驅動作用呢?麥氪湃力集團副總經理鄧卉Terran在峰會上給各商家分享了實操講解:
(麥氪湃力集團副總經理鄧卉Terran)
對于中腰部品牌,更多的是回歸到【人】【貨】【場】的問題。
解“選平臺”之痛
目前平臺主要幾大類:
(1)傳統電商平臺,像天貓淘寶他們的規則相對已經很成熟了,sku也很豐富,轉化肯定是最好的。
(2)抖音、快手以娛樂為導向的平臺
(3)蘑菇街、唯品會等垂直型的平臺
商家在入駐的時候需要根據自己實際需求,看看自己需要的是高轉化還是高流量的平臺,清楚自己的定位。還可以透過行業直播數據測試產品和平臺的適配度,比如一些小眾的產品和冷門的產品;如果是美妝,服飾的品牌,可以全渠道去鋪開,或者把重點心思放在選品,打爆款上。
在觀察行業直播數據可以再細致一點,具體到每場觀看的人數、每場觀看的次數等,這些細微數據都能分析出很多參考。
解“選品”之痛
做什么產品,就去看和自己相同價格的品,看對手的直播是怎么做的,它在價格30~40價位的品有什么?看看這個價位的品直播間的數量是多少?這些數據都可以幫助我們做決策。
比如曼秀雷敦潤唇膏銷售轉化還不錯,但它有6個直播間。一般看到有6個直播間,可以推斷出兩種結論,第一種是在找主播做測試,試錯的過程;第二種是已經測試完畢,發現這個品還可以在直播行業做,那么我們就可以參考它近60天的直播浮動,如果前期直播有小浮動,雙十一有一個小爆發,那就代表這個品我們也可以投直播間了。
解“選主播"之痛
接著有了產品,我們就需要挑主播。KOL直播間近期觀看情況、粉絲漲粉情況、粉絲畫像都是可以通過數據判斷他們流量真實性、是否匹配產品、粉絲畫像是否和你的同戶畫像一致等。
直播數據能高效幫助品牌制定相對應的直播策略,對如何選定人貨場也起著實際性的引導和決策作用。

當然,直播除了策略,流量的獲取也是必不可少,包括工具的使用、直播間布局、進階等精細化運營都離不開大數據這個風向標。
短視頻直播電商發展迅猛,無論是個人還是品牌這個時候進來這個行業都會有很多潛在機會,但是我們都知道,時代技術變化是很快的,如果這2-3年并不能沉淀出一些能力和競爭力,當這個風口沒有之后,就很容易裸泳,所以在客觀認知有限的情況下,數據分析也許是品牌能做出“預見”的最好手段。
輸入店鋪信息,獲取專業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將被嚴格保密,請放心填寫